海尔不生产“剃须刀”

中国商业观察网
2024-03-29 01:57
154440
各位广大男同胞们,你们每天早晨起床洗脸、刷牙、用剃须刀刮胡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剃须刀的刀把和刀片是可以

 

各位广大男同胞们,你们每天早晨起床洗脸、刷牙、用剃须刀刮胡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剃须刀的刀把和刀片是可以拆开的?

因为刀片易磨损,定期更换刀片对剃须刀对你都有好处,同时也便于产品的升级换代。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当然有道理,不过这可不是事情的全部。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19世纪前的欧洲,那时的剃须刀可是响当当的奢侈品。

折叠式的剃须刀不仅昂贵,还是身份的象征,刮脸由仆人进行,可以说是贵族专有的享受。

吉列公司创始人坎普·吉列(King C. Gillette)

1895年,吉列公司的创始人坎普·吉列(King C. Gillette)还是巴尔的摩瓶盖公司的一名推销员。

连续24年的推销员生涯,直到40岁,他的人生依然毫无起色。

某天,他萌生了开发一种新剃须刀的想法,他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它变得让多数人用的起呢?

直到他看到一次性使用的易拉罐,一种“用完即扔”剃须刀的想法在他心里成了形。

你现在看到的这种刀把和刀片分离的剃须刀就肇始于此。

把刀片改成一次性的,一周更换一次,价格降低,很多人也就买得起。刀把零利润、刀片单价低,较高的毛利率,也使得盈利模式变得可行。

更重要的是他将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东西变成多数人均可享受的东西。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精神,用几个词可以很好概括:廉价,更廉价,大众,更大众。

当时的美国工厂可以看做是一个配置了动力和机械的工作坊,里面的每个工人都需要掌握一件工业产品的全部制作工艺。培训成本很高,效率也一直萎靡不振。

爱迪生曾说过,“我要把电灯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只有富人才会去点蜡烛”,在当时的工业生产看来,还未可行。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亨利·福特

直到亨利·福特的出现,事情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福特希望让汽车便宜,便宜到连工人也能买得起。可他对于眼前的作坊生产,低效且高质的匠人仍感到无能为力。

当然,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触类旁通,我们既然可以通过鸟类的流线型身躯制造飞机,通过蝙蝠的声呐系统发明雷达,那么福特先生也自然可以从别的事物上汲取灵感,来解决自己眼前的这个大问题。

他在屠宰场里找到了答案,他发现屠宰场里设计了一种空中链条,挂上牛,拉进来,卸腿拆开,每人各司其职,效率很高,堪比庖丁。

福特于是将汽车的组装拆分成84步,每个工人负责其中的一步,并用传送带将上一个步骤的半成品运送到下一个步骤。借助这样的流水装配线,1914年的时候,组装一辆T型车只需短短的93分钟。

我们将这份智慧叫做“量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制造。

要知道,大规模和个性化定制一直是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事物,工业革命过后的200多年里,主宰世界的一直是以流水线制造为基础的大规模制造,大规模生产。

因为流水线的发明,工业革命在短短200年的时间里创造出的财富几乎超过历史上的总和。

而我们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好像也只有生产的衣服是大、中、小号三档和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等等,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妥,至少看起来不像是赔本的一方。

技术发展了百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浪潮一起,很多之前需要花费的成本仿佛一夜间烟消云散。

成本的极大降低,全世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始转向个性化。

为什么我不能拥有一台专门为我定制的家电?

如果我提供想法,让厂家专门为我定制一款专属手机,应该会很不错吧。

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很美好,但一遇到现实往往败下阵来。

发明流水线的亨利·福特说,“你可以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汽车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

看,在传统的流水线生产里,科层制的严密逻辑里,要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企业的生存发展除了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外,还有基于成本收益的生存考量,最重要的是,每个企业都会惧怕压货的风险。

可是工业互联网的前景就摆在那里,一个金光灿灿的万亿级市场,没有人不心动。大家都很清楚,未来会是个性化定制的天下,谁能更精准地把握住用户的需求,谁就能在这个大蛋糕里面多分一杯羹。

于是江湖上能人辈出,一窝蜂地涌入这个颇有前途的蓝海市场,谁也不想甘居人后。

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将工业发展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他们给出的定义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品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分析美国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趋势,计划勾画了一个强大的创新政策,包括为先进制造业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统筹促进公共和私人对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而它的目标则在于缩小研发与先进制造业创新应用之间的鸿沟。

有意思的是,与德国人不同,2016年,丹麦优傲机器人提出了工业5.0的概念,与德国工业4.0追求的工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不同的是,5.0里有更多“人机合作”的韵味在里面。

以汽车行业为例,鉴于用户对所购商品的高度个性化需求,丹麦人希望在人工智能的人性化设计中加入情感,使其不再是程序员敲出的一堆复杂代码,一部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对人类思维意识的高度模拟。

人机合作的理念,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其中,但归根结底,工业仍是主体,5.0只是后缀,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

2016年的汉诺威工业展,德国人看到了海尔互联工厂的COSMOPlat,若有所思,仿佛明白自己走了弯路。

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还是丹麦的5.0,他们的核心都是制造产品,而非创造用户。

海尔的互联工厂,“互联”在前,“工厂”在后,顺序不同,关注的自然也就不同。

评价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海尔有一个有趣的指标,叫做“不入库率”。

顾名思义是指产品不进仓库的数量占比,对应的是高效率生产下的高精度。换言之,产品在生产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了。

这就成功解决了文章里提到的企业担心的库存问题,因为海尔不再为库存生产,而是为用户生产。

最后,海尔不生产剃须刀,他们其实是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评论区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