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上半年营收现金流双增长 备战5G力争全年突围增长

每经网
2024-03-29 00:40
837
8月29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27。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半年报提出,下半年将通过多项举措应对行业及市

8月29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27%。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半年报提出,下半年将通过多项举措应对行业及市场的诸多挑战,力争2019年实现突围增长。据了解,下半年苹果、华为mate30等多款新机均将发布,此前有研究报告分析称,预计2019年下半年新机后盖工艺有所变化,有望推动蓝思科技业绩筑底回升。

市场看好的背后,是过去多年,蓝思科技始终领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发展,并得到全球中高端消费电子品牌客户的信任与支持。现如今,随着今年6月发布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迈进5G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蓝思科技也早已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只待收获5G技术“大礼包”。

报道指出,通信代际变迁或将推动行业重返高速成长,龙头公司在创新储备中具备资金、科研等优势,有望在创新启动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实现强者恒强式成长。

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将显著增加

2019年,行业正处于5G时代来临的重要节点。

今年年初,有投资者向蓝思科技提问:“公司是否是华为5G折叠屏手机柔性屏幕的一级供货商?”当时蓝思科技回复称,华为是公司重要的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未来将继续与华为在5G手机有关零部件上进行生产研发等合作。

4个月前,5G的落地与商用将带来更核心颠覆性的改变——未来万物皆可成终端,这将使得蓝思科技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得到更大的延伸与扩展。

4个月后,5G通信技术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加速大规模商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市场将出现一轮巨大的升级换代需求。下游客户对公司主要产品需求将显著增加,其他有赖于高速通信技术的新型智能终端也有可能实现市场突破,消费电子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

作为行业的工艺技术代表,去年年报时,公司正在为各大品牌客户为5G智能手机等新产品进行研发,推动新生产基地及新产能项目建设,为迎来5G时代新一轮快速发展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公司作为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先企业,拥有技术引领、规模宏大、客户优质、管理先进等诸多比较优势。

6月,我国宣布发布5G商用牌照,可以说,正式迈进5G时代。7月26日,华为在深圳发布了首款5G手机华为Mate20X5G;8月22日,vivo首款商用5G手机iQOO Pro5G版将在北京发布;此外,OPPO、一加、中兴的5G手机也获得了相关核准认可。

而多年来在消费电子产品防护玻璃领域的深耕细作及口碑,为蓝思科技赢得了一批优质、稳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资源,其中就包括上述已经发布或获批5G手机的企业。

5G时代,不止于手机

实际上,新机迭代红利,只是蓝思科技在5G时代将收获的“重大礼包”之一。

首先,近在眼前可预见的利好消息来自于前后盖双玻璃。今年下半年苹果新机将发布,华为mate30等多款新机也即将发布,华为是蓝思科技在安卓阵营的重要客户。

此前早有研究报告分析称,预计2019年下半年新机后盖工艺有所变化,有望推动蓝思科技业绩筑底回升。而在半年报中,蓝思科技也指出,2019年下半年,公司将通过推进管理变革、优化资产配置、加速智能制造体、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举措应对行业及市场的诸多挑战,力争2019年实现突围增长。

再者,研究报告还分析称,2020年,各大品牌5G手机都将推出,目前大客户现有外观ID设计已历经三年,明年或将迎来较大变化,有望带动蓝思科技迈入一个新周期,业绩弹性不可低估。

数据预测指出,2019年~2021年,5G手机出货规模有望达到1000万部、1亿部、2.8亿部。与此同时,5G商用将带动TWS、AR/VR、物联网硬件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消费电子亦将进入新的创新周期。

此外,新能源汽车或许也将给蓝思科技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和创新者,特斯拉之于电动车,就好比苹果之于智能手机,因此特斯拉国产化所带来的产业链机遇,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

而据报道,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已完成全部竣工验收,特斯拉方面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按照规划,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在2-3年建设之后,达成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年产能,生产车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

而于蓝思科技而言,特斯拉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客户。

此外,蓝思科技从几年前开始着手新材料的研发布局,在3D玻璃、蓝宝石面板、陶瓷面板等新材料领域专利数居于行业前列,公司已具备了蓝宝石防护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基础,拥有成熟的蓝宝石长晶设备制造、蓝宝石生产、后段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能力,还具备了从粉体加工、多种工法铸型、高温烧结到精细加工等完整的陶瓷工艺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区
登录 发表评论